地方性斑疹伤寒

地方性斑疹伤寒

概述:地方性斑疹伤寒(endemic typhus)是由莫氏立克次体引起,通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又称蚤传或鼠型斑疹伤寒。临床表现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,但症状轻,病程短,预后好,病死率低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
    1.传染源 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家鼠,一般情况是以鼠→鼠蚤→鼠的循环形成在鼠间传播。鼠感染后大多并不死亡,而鼠蚤只在鼠死后才离开鼠体择人吮血使人感染。莫氏立克次体可在虱体内生长繁殖,病人也有可能作为本病的传染源。
    2.传播途径  鼠蚤通过吸吮病鼠血而致感染,病原体进入鼠蚤肠道内繁殖。当鼠蚤叮咬人时,同时排出含有病原体的粪便和呕吐物,病原体可经抓伤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,或蚤被打扁压碎逸出的病原体可通过同一途径侵入人体。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偶可成为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膜等感染人。螨、蜱等节肢动物亦可带本病原体,而成为传病媒介的可能。
    3.人群易感性 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。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,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有交叉免疫。隐性感染率高,在流行区的健康人群中,50%~80%可测得特异性抗体,感染后及病后均可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力,且对普氏立克次体感染亦有相当的免疫力。据报告,小学生及青壮年发病者居多。据新加坡报道,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,20~40岁者多见,男性高于女性,种族是印尼人多于马来人,中国人少于前二者。
    4.流行特征  呈散发性,夏、秋季多发,多见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,国内以西南、华北诸省较多。

病因

病因: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形态及特性与普氏立克次体相似,感染后普氏(Prowazkt)和莫氏立克次体之间可形成交叉免疫。主要以鼠类、人为宿主,传播媒介为鼠蚤。凡有大量啮齿类动物种群存在,就有可能爆发本病,黑鼠和褐鼠为其储存宿主。人因蚤粪中立克次体进入破损皮肤而受染。该病原体还可通过眼结膜囊或经黏膜侵入机体,或鼠的传染性干粪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而感染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与流行性斑疹伤寒基本相似,但血管病变较轻,小血管、毛细血管血栓形成较少见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潜伏期为1~2周,临床表现和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,但病情轻、病程短。急性起病,出现发热,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。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较流行性斑疹伤寒轻,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失眠,较少发生烦躁、谵妄、昏睡及意识障碍,约50%可伴有脾轻度肿大,肝肿大较少见。本病预后良好,多在发病第2周恢复。但老年患者或未经治疗患者,感染后可陷于极度衰弱,恢复期延长。 
    1.发热  起病多急骤,少数患者有1~2天的乏力、纳差及头痛等前驱期症状。体温逐渐上升,第1周末达高峰,多在39℃左右,稽留热或弛张热。热程多为9~14天,体温多逐渐恢复正常。伴发冷、头痛、全身痛及结膜充血。
    2.中枢神经系统症状  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较流行性斑疹伤寒轻,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失眠,较少发生烦躁、谵妄、昏睡及意识障碍,约50%可伴有脾轻度肿大,肝肿大较少见。
    3.50%~80%的患者在发病第5天开始出现皮疹,初为红色斑疹,直径约1~4mm,继成暗红色斑丘疹,压之退色,极少为出血性。常初发于胸腹部,于24h内迅速扩展至颈、背、肩、臂、下肢等处,颜面及掌跖部少见。近年来国内报道出现皮疹者不足10%。皮疹出现时间及特点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,但皮疹数量少,多为充血性,出血性皮疹极少见。 
    4.其他  约1/3~1/2患者有轻度脾肿大。心肌很少受累,故循环系统症状和体征少见。并发症亦很少发生。但近日日本报道一起某地中学生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暴发,30多人先后发病,临床表现为发热、发冷及咽痛。莫氏立克次体IgM及IgG阳性而确诊。大多预后良好,用米诺霉素治愈。少数病例病情严重,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。美国报道儿童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特点,有49%的患者有发热、头痛及皮疹,有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及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者为77%。病程12天(5~29天)。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多个器官、系统(如肝、肾、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)的轻度异常,但严重并发症极少见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少数病例病情严重,可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
    1.血象  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为正常。明显增多或减少者罕见。
    2.血清学检查
    (1)外-斐反应中OX19呈阳性反应,效价较流行性斑疹伤寒为低,阳性反应出现于5~17病日,平均于11~15天。
    (2)以莫氏立克次体为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凝集试验、补体结合试验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鉴别。
    (3)部分患者可有一过性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。
    (4)DNA探针杂交与PCR基因扩增技术联合,检测患者血中立克次体DNA同样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。
    3.动物接种  将患者血液注入雄性豚鼠的腹腔,动物一般于接种后5~7天开始发热,阴囊因睾丸鞘膜炎而肿胀,鞘膜渗出液涂片可见肿胀的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病原体。需要注意一般试验室不宜进行动物试验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心电图可显示低电压,ST-T改变等。胸部X线检查常见肺部间质感染征象。

诊断

诊断:本病诊断要点:
    1.居住或工作环境有鼠,或有本病发生。
    2.临床表现如发热、皮疹等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,并且较轻。
    3.血清学诊断有阳性结果。
    根据以上几点不难作出诊断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主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鉴别,其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,传染源为患者,以体虱为媒介,多发于冬春季,呈流行性。症状与地方斑疹伤寒相似,但病情较重,皮疹多,出血性多见,神经系统症状明显,普氏立克次体凝集反应阳性。

治疗

治疗:
    1.一般治疗  患者入院后先更衣、灭虱、卧床休息。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。危重患者要勤翻身防止并发症。供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,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、C及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。
    2.病原治疗  氯霉素、四环素族药物对本病皆有特效。一般于用药后十余小时症状开始减轻,2~3天内完全退热。氯霉素1.5~2g/d,分3~4次口服,退热后用量酌减,继续服3天,或延长至5~7天,以防近期内复发。多西环素0.2~0.3g顿服,必要时2~4天再服1剂。临床实践中氯霉素疗效虽好,因其副作用突出,已不作首选。而多西环素则应用较多,治疗简单,副作用少,效果满意。近来有用红霉素、氟喹酮类药物(如诺氟沙星、依诺沙星、环丙沙星)及米诺环素(Minocyciline)等治病本病也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    3.对症治疗  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,必要时可给小剂量解热镇痛药。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,有低血容量倾向或休克时按感染性休克处理。对有心功不全者要注意减轻心脏负荷,可用强心药如毛花苷C毒毛花苷K等。头痛可给止痛药。对有精神症状者可给予地塞米松等治疗。
    4.中医治疗 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瘟期常以辛凉解表、清热解毒为主;极期则以养阴清热为主,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。

预后

预后:本病大多预后良好,多在发病第2周恢复。但老年患者或未经治疗患者,感染后可陷于极度衰弱,恢复期延长。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。近年来发生暴发流行,仅极少数严重病例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。

预防

预防:
    1.主要是灭鼠、灭蚤,对患者及早隔离治疗。
    2.本病多散发,故多不用预防注射疫苗。如有暴发流行,对高危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,可用普氏立克次体株灭活疫苗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